<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欢迎来到中国贸易新闻网(中贸网)
        主管: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CCPIT) 主办:中国贸易报社
        分享微信微博APP

        日媒:全球汽车产业将进入“后来居上”时代

        来源:参考消息网 作者: 2019-02-11 09:55:38

        日媒称,马来西亚国民汽车品牌宝腾汽车(Proton)于2018年底举行新款车发布会。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称,“成立35年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实际推进开发和生产的是中国企业。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2月1日报道,1983年在马哈蒂尔主导下设立的宝腾汽车从三菱汽车引进技术,寻求实现增长,但质量没有提高,受到市场份额低下困扰。之后的第二国民汽车品牌Perodua的核心技术依赖日本大发。新的第三个国民车构想仍未改变依赖外资的局面。

        报道指出,马来西亚之所以“紧盯”汽车,是因为这是跻身发达国家的火车头。在提高竞争力的过程中,能提高零部件等广泛制造业的技术水平。

        泰国也在追求汽车的果实,成为亚洲屈指可数的生产基地,但建立工厂的都是外资企业。技术创新的趋势并未扩大至当地企业,未能培育出强有力企业。

        报道指出,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来看,马来西亚为1万美元,泰国为7000美元。与达到4万美元的日本和3万美元的韩国差距明显。未能掌握与人工费上升相抵的技术实力,被夹在后发展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而印度尼西亚和越南也在汽车产业的培育上紧紧追赶。

        不过,汽车已经迎来电动化、自动驾驶和打车等服务扩大这一多样化变革。颠覆现有世界巨头优势的“后来居上”的机会将随之增加。

        据报道,吸尘器巨头英国戴森将总部转移至新加坡,在该国启动纯电动汽车的制造。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吉姆·罗恩(Jim Rowan)表示,“亚洲具有高增长的市场和零部件供给网”,强调了供求两方面环境的优势。

        报道称,打破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的能力正在从亚洲的内部产生。

        2018年春季,在曼谷的车展上混在海外企业之中,名为“MINE Mobility”的不知名品牌的纯电动汽车登场,由当地能源企业Energy Absolute试制。

        该公司正在推进面向纯电动汽车的巨大电池工厂和1000处充电设备的建设计划,整车也纳入视野。“二号人物”Amorn Sapthaweekul强调称,“我们比其他任何人都相信纯电动汽车市场的增长。”

        而在打车服务领域,马来西亚陈炳耀创立的格拉布出租车公司(GrabTaxi)已成为东南亚最大企业,在事实上,促使了世界巨头美国优步从东南亚撤出,还将打造扩大至结算、快递和代购的自主经济圈。

        报道指出,随着人工费的上升,从发达国家引进的技术和国内廉价劳动力结合起来的增长模式陷入困境,这是亚洲制造业面临的课题。挑战这一难题的中国正推进提升IT、生物和航空航天等广泛产业技术实力和相关制造业成绩,还将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定位为重点领域。


        责任编辑:葛岩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静安西街2号楼 | 办公室:8610-84541822 | 编辑部:8610-84541822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502034811    京ICP备05001841号-3 中国贸易报©版权所有2006-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