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特约评论员 秦夏 2019-09-05 08:47:02
伴随着智能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深度应用和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字贸易的发展正在深刻影响着全球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利益格局的重组。近日,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印发的《上海市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若干措施》所列举的40项改革举措中,有两条与“数字贸易”有关,表明数字贸易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数字贸易是一种数字服务与产品在线交付和高效交换的跨境贸易活动,不仅包括在互联网上的销售产品以及提供在线服务,还包括实现全球价值链的数据流、产品流,实现智能制造的服务以及无数其他平台和应用。数字贸易减少了流通渠道,缩短了时空距离,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效率效益,是传统国际贸易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和拓展,也是外向型数字经济的核心内容和重要载体,对于促进贸易体制优化和激发贸易机会增长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商务部与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联合发布的《2018年世界贸易报告》显示,数字技术最重要的影响就是显着降低贸易成本,数字贸易为世界贸易发展注入新动能、开辟了新空间,不仅为货物贸易提供了新的交易方式,更促进服务贸易便利化、催生了新的服务业态,物联网、人工智能、3D打印和区块链技术等都有可能深刻改变贸易模式、贸易主体和贸易对象。目前,全球服务贸易中有一半以上已经实现数字化,超过12%的跨境实物贸易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27.2万亿元,占GDP比重32.9%,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其中,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贸易快速发展,跨境电商特别是进口零售电商交易规模突破4000亿元。另有数据显示,2018年上海共实现数字贸易进出口260亿美元。其中,出口170亿美元,同比增长16%,占全市服务贸易出口比重接近30%;进口90亿美元,同比增长15%。根据规划,上海市力争到2021年,数字贸易进出口总额突破400亿美元,打造5家估值超过百亿美元的数字贸易龙头企业,培育500家规模以上的数字贸易重点企业。
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催生了数字贸易,使之呈现出技术更新快,产品迭代迅速,信息化快速向数字化、智能化过渡的新特征。数字贸易正在引领全球商业革命,国际贸易无论是在业态、流程还是技术、体验上都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传统贸易体系正在向以数字贸易为代表的新型国际贸易体系转型升级,这对进一步促进和规范数字贸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数字贸易中要探讨的规则比传统意义上的国际贸易要更广泛、更实时、更复杂、且更具不确定性。数字贸易的扩张正在改变人们对国际贸易的认知,需要各国通过国际合作和自身努力做好软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贸易政策措施的完善和国内规制框架的调整,尤其是知识产权的保护。作为数字经济大国,中国要主动引领数字贸易发展,推动数字贸易管制的结构性创新,主动参与全球价值链简化和贸易便利化的进程,为全球数字贸易新政策与新环境提供示范和样本。
结构性创新的核心是数字贸易营商环境的优化。要改变数字贸易监管难、服务难的问题,就要主动进行贸易监管体制创新,加快内外贸相关规则与法律调整方式的融合速度,提升跨部门、跨机构管理协调的配合度。要从把握数字经济与数字贸易规律的角度不断革新现有的单一窗口服务,要向深度服务与国际应用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向“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延伸,为数字贸易发展提供新机遇和新舞台。
积极利用WTO、WCO(世界海关组织)等国际机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和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等机制,把握好国际数字贸易规则的起草、谈判的主动权,以减少数字贸易发展中的贸易壁垒。数字贸易的最大特点是汇集众多公共数字贸易信息的平台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重视培育与大力扶持民间国际化市场综合服务平台在创建数字贸易规则中的作用,要像美国政府支持亚马逊、谷歌等平台服务商制定相关领域数字贸易规则那样,逐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主体数字贸易规则,实现政府与民间市场主体共同参与国际数字贸易规则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