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伟伦 2019-09-26 09:13:29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9年世界制造业大会致贺信中指出,各国要加强合作、互学互鉴,共同把握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机遇,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他强调,中国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一环。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制造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只能造桌子、凳子,到能自主研发生产汽车、轮船、坦克和飞机……如今,中国已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制造大国,已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并形成了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中国制造在开放包容中砥砺前行
“中国的发展是举世瞩目的,当我时隔40多年再次来到上海时,眼前的景象让我无法想象这就是当年我去过的那个城市。”说这话的捷克机械工程技术联合会总经理柏德易赫·姆希尔如今已年入古稀,上世纪70年代,他应中国政府邀请来华访问,主要进行中捷两国机械工业与制造业的技术交流,当时他初来中国,印象很深的是,大街上自行车很多,汽车很少,工厂中纺织工人往复奔走……
新中国成立初期,机械制造、机床等工业十分薄弱,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则在这些领域以先进而着称。中捷两国不仅签订了第一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捷方还派出了大量机械和制造业领域的专家和高级技术工人支持中国在制造业领域的发展。
“我很有幸能够见证中国的变化,也很荣幸能在中国早期制造业的发展中贡献一份力量。” 柏德易赫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说。
中国在制造业领域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世界,中国的发展也惠及着世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一带一路”深入推进,越来越多中国制造业企业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条。拥有着世界最高运营速度、最长营业里程的中国高铁就是一张靓丽的名片。世界银行在《中国的高速铁路发展》报告中指出,凭借惊人的发展速度以及过硬的实力,中国高铁已赢得国际社会高度认可,发展经验值得别国借鉴。
“改革开放后,党中央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实现了我国同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革。一般制造业基本实现了全面开放,1979~2018年累计吸引非金融类外商直接投资超过2万亿美元。涌现出以华为、海尔、中车等为代表的全球化领军企业,高铁、核电、新一代移动通信等成体系走出国门,对外直接投资实现跨越式增长。”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近日举办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这样说。
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出口商品中80%以上是初级产品,2000年以后工业制成品上升到90%以上,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成为出口主力,全世界230多个国家和地区遍布“中国制造”的身影。
中国“智造”在创新驱动中蓄势再发
219台!不久前公布的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上,我国连续第四次数量位列第一。国际超算专家埃里希·施特罗迈尔指出,中国已成为国际舞台上超算系统主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走进广东东莞,华为终端松山湖基地的自动生产线正在忙碌着。据说这里每28秒就有一台智能手机生产下线,全球每4台智能手机就有一部产自东莞。70年光阴似箭,东莞从一穷二白的农业县蝶变为世界制造业名城,而在当下,这里又在进行着二次蝶变,人口红利正在转变成人才红利,传统制造业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智能制造取代……
东莞是当下中国制造业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快,智能制造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工业互联网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加快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我国抢抓第四次工业革命机遇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世界工厂”到创新高地,中国制造正向“中国智造”进发。工业规模跃居全球首位的同时,工业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正在大幅提升。苗圩表示,近年来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在主要领域和方向上实现了 “占有一席之地”的战略目标。我国自主研制的复兴号高速列车、第三代核电 “华龙一号”等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相继实现突破,涌现一批以华为、中车等企业为代表的领军制造企业。移动通信产业历经 “2G跟随、3G突破”,实现了“4G同步”“5G引领”的历史性跨越,5G标准必要专利数量全球第一。当前,全球最值得关注的100家人工智能企业中,中国超过20家。
当前,中国正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的时期,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可以肯定,随着新型工业化深度发展,以及内需潜力持续释放,再加上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中国制造业必将进入更高质量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