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特约评论员 荣民 2019-11-07 09:55:51
2019年11月5日至10日,中国第二次迎来进博会“高光时刻”。当世界把目光聚焦中国这个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市场加速转变的沃土,这一刻也成为全球的“进博会时刻”。这是一场“买全球,惠全球”的盛宴,八方宾朋汇聚黄浦江畔,伴随中国更加开放合作的步伐共襄盛举、共谋发展;这是一场“计利天下”的“大戏”,四海客商欢聚“四叶草”,书写在互利共赢中携手同行、共创未来的崭新篇章。
进博会唱响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好声音。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分享了在2018年首届进博会上宣布的中国扩大对外开放5项举措和上海3项进一步开放要求的落实情况,又本着“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举措,共同把全球市场的蛋糕做大、把全球共享的机制做实、把全球合作的方式做活”的原则提出“共建开放合作、开放创新、开放共享的世界经济”三项倡议,并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持续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的五项举措。进口博览会本身就是中国进一步高水平扩大开放的标志之一,中国最高领导人在这一平台上的对外宣示,再次展现了中国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大国底气。
进博会助力建设经贸强国步伐加速度。进博会搭建起中国民众、各国企业、全球贸易共享“中国机会”的新平台。对于正向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的中国,进博会能够实现在全球范围内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中国企业从更多渠道引进优质技术设备和服务。中国经济腾飞带来了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消费者对全球优质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这种持续增长的国内消费需求和更加活跃的国内市场,既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支撑,更为世界经济增长扩大空间。而借助进博会更加重视进口对国内经济发展转型的正向作用,通过进一步降低关税和制度性成本来扩大对各国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进口,必将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
进博会为促进全球经贸合作带来正能量。“敢为天下先”,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进博会不仅展现中国的开放合作态度,更为全球经贸实现互利共赢提供新探索。中国从过往出口导向经济模式向出口与进口平衡并积极扩大进口模式的主动转变,为全球共享中国作为“世界市场”的资源提供机会,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贸易下行趋势明显的背景下,中国积极扩大进口的举措在应对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的进程中发出了最强音。借助进博会的举办,中国表达了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发展自由贸易的一贯立场,这也是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实际行动。
中国搭台——举办进博会是中国着眼于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世界合唱——进博会让更多国家有机会分享中国广阔市场和改革开放的红利,为世界经济贸易健康发展带来更多活力。从一展汇聚世界产品与服务到一展惠利全球经济与贸易,进口博览会作为中国对外开放之路上的重要里程碑,体现着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思路的主动转型,更是中国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向全世界展示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负责任态度和支持世界开放型经济的坚定立场,是中国由“高速度”开放向“高质量”开放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