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伟伦 2020-05-06 17:56:37
近一段时期,各省市政府相继出台了扩大消费的措施,其中发放消费券备受关注。这一举措的初衷被认为是在后疫情时代下,为加快“疫”后经济复苏脚步而鼓励、刺激消费。《中国贸易报》记者观察到,今年3月起,上海、武汉、南京、广州、杭州等 30多市相继向市民发放消费券,这是国内继2008年金融危机后第二次较大规模集中性发放消费券。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全国又有约70个城市宣布或启动新一轮消费券发放。
消费券能否解决燃眉之急
发放消费券究竟能不能拉动国内消费?有专家表示,从短期来看,消费券的发放一定程度上相当于消费品的减价让利。根据供给需求规律,商品价格下降往往意味着其需求量的上升,而商品需求量的上升,又会反过来刺激商家生产,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理论如此,现实情况又如何?记者了解到,早在2009年时,中国沿海的很多城市就曾经通过发放消费券来救市。例如2009年春节期间,杭州向部分市民发放了价值1亿元的消费券。后经杭州市贸易局的抽样调查,显示出苏宁、国美、话机世界等3家家电卖场和手机连锁店已回收消费券81.4万元,带动消费441.7万元,放大效应为5.42倍。
日前山东省的济南、威海、泰安、日照、东营、滨州等多地密集通过支付宝发放消费券。在此项措施的拉动下,城市夜宵夜市恢复热闹,同比去年五一假期,夜经济活跃度已经恢复90%,从消费金额看,更是同比增长了两成!
哪些行业受益多
这么多消费券投向市场,哪些行业受益最大?日前北京大学和蚂蚁金服对杭州消费券的研究显示,消费券面额较小时对“必需型”消费拉动效应显着,如杭州市3月27日发放的小额消费券拉动效果最高的是食品和餐饮服务行业。4月3日消费券投放面额增大后,美妆服饰等“享受型消费”行业受拉动较大。
这一研究数据还显示,消费券刺激消费效果明显,政府1元钱的消费补贴能够带来平均3.5元以上的新增消费。新增消费主要流向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服务等小微商户,受到拉动效应最大的是消费水平较低群体。
在疫情基本得到防控阶段,北京从一级防控调整至二级防控,人们的出行也随之增多起来。一些出行企业也开始通过发放消费券来刺激人们的出行消费。
记者日前从滴滴出行发布的公告看到,该公司正陆续加入各地消费券派送计划,且不同城市推出不同的出行“礼包”,首期派发的优惠礼包合计总额超过一亿元。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共享出行分会秘书长荣建认为,滴滴联合多地政府一起来推进出行相关的消费券是一个三方共赢之举。他表示,一方面政府在当下迫切需要保障生产、推动经济复苏;另一方面消费者从中也会受益,减少了乘坐公共交通的出行风险。
“疫情对出行企业的业务影响之大,不用多言,而消费券计划不仅可以表现企业的社会担当意识,同时也让滴滴借助各地政府的背书,较快地加入到出行服务复工复产的行动中。”荣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