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宋晓东 2021-04-20 08:54:21
纵观长期以来国内博物馆展览的策展形式,无论是大型的基本陈列还是小型的临展特展,通常都是由数十件、数百件甚至上千件文物通过组合,分成若干个展出部分或单元,以此来支撑和阐释展览主题。而在这些陈列展览中展出的文物, 不乏国宝级的精品,它们往往承载着比一般文物更有价值的文化信息。但是由于 展厅空间有限,这些国宝级文物精品与成百上千件文物混杂在一起, 其背后蕴含的丰富内涵往往也会被埋没。即使是一些精品展,文物也达数十件、 数百件之多。总体来说,这两种展览形式一般规模较大,文物数量较多,便于诠释主题和宏观叙事,但是众多国宝级文物难以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凸显,其背后蕴含的丰富内涵难免会被弱化。 时下,基于焦点展品的陈列展览作为一种新的展示手法和策展理念,在博物 馆陈列展览中已经崭露头角,展览策划者从馆藏文物中选出一件焦点藏品,然后 根据其特征提炼出一个主题,通过对藏品本身及其相关信息的挖掘和剖析,以达到深入解读和重点展示的初衷。目前该种陈列展示方法在许多大型博物馆已经开始尝试,例如在南京博物院、扬州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专门划出国宝厅或者 特展厅,每次仅推出一件镇馆之宝进行展示。另外上海龙美术馆推出《朱见深的 世界:一位中国皇帝的一生及其时代——成化斗彩鸡缸杯特展》、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虎蓥:新时代·新命运》等展览都是基于焦点展品策划展览的范例。这一系列展览一般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在展品选择上,国宝文物与精品文物并存。基于焦点展品的展览虽然始终围绕一件展品,但是并非所有的文物藏品都适合用于这种陈列方式。对于只有 一件展品的陈列展览来说,其资料收集范围相对有限,如果展出的文物藏品不具备较高的知名度、深厚的文化内涵或者较高的艺术水准,就很难策划出一个内容丰富、有意义的展览,从而也难以吸引观众驻足参观。因此这类展览的展品一般具有高知名度、蕴含丰富有趣的故事或者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在展陈方式上,分独立空间内与展厅区域内的焦点展品展示两种方式。所谓独立空 间内的焦点展品展示,即博物馆为展品专门划分出一个独立展厅进行聚焦式展出。一般来说,其展厅面积不会太大,展品放于展厅中央,其四周有相关说明和辅助展项,以便于观众从不同角度近距离地观赏和品读文物。如扬州博物馆国宝厅展出的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便属于此种类型的展览。 所谓展厅区域内的焦点展品展示,即根据陈列展览的性质或者主题的需要,在大型展览的展厅内划分出一隅,供焦点展品进行单独展出,其目的有的是为了突出展览主题,有的是则是单纯为了强调其展品本身的艺术水平。不同于独立空间的焦点 展品展示,此种陈列方式由于空间的限制和展品“角色”的设定,基本不会对目标展品本身赋予太多的文字说明,一般选择较为精美、稀有、价值较高或者有特殊意义的展品展出。例如在法国卢浮宫专门展室中陈列的《米洛的维纳斯》雕像以及《蒙娜丽莎》等。
在传播目的上,叙事型和审美型展览并存。所谓叙事型焦点展品展示,是指试图以讲故事的方式诠释目标展品,力求多角度的传达展品信息,展览强调故事性、趣味性和互动性。为了有效地阐释展览主题和内容,这类展览往往有着明确 的主题思想、严谨的内容逻辑结构以及丰富的展示内容。在呈现形式上,展览会更加注重二维、三维的辅助展品和数字媒体装置的应用。我国博物馆基于焦点展品的展览多见该种类型,例如国家博物馆举办的《虎蓥:新时代·新命运》等。基 于焦点展品的审美型展览,是指其意在展示文物艺术品的美学价值,进行美学教 育的展览类型。这类展览强调文物本身的艺术呈现,关注的焦点主要是其造型、 色彩、装饰等特征。在呈现方式上,其大多附属于大型陈列展览之中,但是每件展品都是相对独立的个体,一般较少甚至不利用其他辅助展品进行阐释,不强调严谨的逻辑结构和丰富的展示内容。这种类型的展览多见于美术馆,或者专题展览中的个展,如书法、绘画、雕塑等。
众所周知,陈列展览是博物馆进行公众知识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但如何在新消费下,选择形式新颖、推陈出新的展示手法则是吸引观众前来博物馆参观的重要手段。据不完全统计,虽然专门性的基于焦点展品的展览较少,但是自 2000 年以来,有数十件具有特殊意义的展品以该种陈列方式亮相。而这些展览一经推出,便以其“只有一件展品的展览”而成为亮点,备受社会公众的关注。
因此,在如今博物馆千馆一面,展览内容同质化严重的形势下,博物馆人有必要积极探索新的展陈模式,为博物馆陈列展览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系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策划师 )
文章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报立场。本栏目署名文章涉及版权,转载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