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欢迎来到中国贸易新闻网(中贸网)
        主管: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CCPIT) 主办:中国贸易报社
        分享微信微博APP

        “缺芯潮”消退或需3年,企业跨界“造芯”是件好事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 2021-04-23 09:15:31

          互联网公司造芯片,需要有耐心和长期思维,这些企业需要在看不见利润的前提下,依然投入大量的资金研发,进行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和人才积累,才有机会造出自主设计的芯片产品。

          张思申 中科创星董事、总经理

          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商台积电4月15日公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其净利润同比增长19%,达到49亿美元。与此同时,台积电CEO魏哲家表示,全球“缺芯”局面可能延续到2022年。

          “缺芯”问题正在严重影响全球工业。据报道,韩国总统文在寅4月15日召集韩国国内半导体、汽车和造船行业的商界领袖举行芯片峰会,讨论解决芯片供应短缺问题的方案。文在寅强调了电脑芯片对韩国的重要性,不仅如此,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导致需求激增,全球范围内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关键设备的短缺。

          多因素交织导致“缺芯”

          中科创星董事、总经理张思申介绍,“缺芯潮”始于2020年上半年,最早在汽车领域爆发,并在汽车、消费电子等行业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停产停工、出货延期、产品涨价等问题不断扩大。

          他认为,此次芯片短缺之所以如此严重,是多个事件交织在一起的结果。首先是芯片需求的增加,在人工智能时代,各种电子设备终端开始智能化,需要的芯片数量比之前多出数倍。其次,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沟通变慢,代工厂转单变慢,终端芯片变得持续短缺。下半年疫情有所缓解,需求开始增长,产能却没有及时调整过来,供应不足导致汽车芯片短缺,“整个社会智能化的发展以及疫情带来了网上办公的需要,需求大增,最终导致所有行业都‘缺芯’。”张思申说,囤货等原因也加剧了这一现象。

          张思申表示:“目前消费者感受并没有那么强烈,但未来短期内,终端消费品会有一些涨价,主要原因是原材料、芯片涨价,终端会随之涨价。”

          跨界“造芯”提高产业链安全性

          近日,美国总统拜登在与三星电子、英特尔、台积电和通用汽车等全球芯片制造商和汽车制造商举行的虚拟会议上,表达了让美国重返半导体和其他关键行业全球前列的雄心。白宫鼓励芯片制造商在美国构建半导体制造能力,以确保美国不再面临芯片短缺问题。

          “这次‘缺芯潮’有点像黑天鹅事件,假如没有疫情的出现,缺芯的情况或许没那么严重。”张思申说,“‘缺芯潮’影响范围广,汽车芯片供应问题保守估计会到2022年上半年开始有所缓解。针对全领域,估计3年后产业链才能恢复供求平衡。”

          他表示,“短期内国内芯片短缺现象不会有明显好转。”除了产能不足,专利、技术等依然有很高的壁垒,产业链底层设备材料主要依赖国外。因此,需要全球产业链合作,但这需要时间的积累。

          针对“缺芯”问题,国内小米、百度等不少互联网企业纷纷启动“造芯”,张思申认为,“这首先可以增加自己供应链的安全”。他表示,虽然大部分互联网企业、造车新势力都处于芯片产业上游的设计环节,但还不足以增加产能,解决不了产能短缺问题,通过芯片设计这一环节,可以增加供应链主动权。另外,目前是芯片设计公司成立的最佳时期,政策、资本、发展都很明朗,芯片设计利润率也很高,有助于企业未来业绩增长。

          “互联网企业‘造芯’,对于芯片行业发展来说是一件好事。”张思申说,互联网公司造芯片,需要有耐心和长期思维,“这些企业需要在看不见利润的前提下,依然投入大量的资金研发,进行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和人才积累,才有机会造出自主设计的芯片产品。”

          张思申说:“国家对于芯片行业的扶持力度日渐加强,民间资本投资踊跃,政府民间都参与进来,芯片行业的发展会比以前快很多。对芯片行业来说,这也是一次机遇。”

          

          记者 崔 爽


        责任编辑:葛岩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静安西街2号楼 | 办公室:8610-84541822 | 编辑部:8610-84541822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502034811    京ICP备05001841号-3 中国贸易报©版权所有2006-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