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谢雷鸣 2022-09-08 09:13:45
“城市是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的交换枢纽。新冠疫情发生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异军突起,正在重新定义城市分工和产业生态。”中国国际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近日在第二届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与国际合作大会上表示,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和改革的步伐,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维护外商合法权益,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是城市高质量发展所需要的。
记者在大会上了解到,一些自由贸易试验区已经行动起来,不断深化改革,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点燃新引擎。
长沙市委常委、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党工委书记邱继兴介绍说,长沙片区正在全面实施“1355”工程,即锚定1个总目标(到2026年实现进出口总额5000亿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50%以上,实有企业5万家以上,形成首创制度创新成果50项以上,设立国际商务商事机构50个以上)、建立3项制度(政策集成制、业绩共享制、改革备案制)、形成数字经济等5大千亿产业集群以及5个工作机制(一张图、一枚章、一平台、一政策、一基金)。
邱继兴说,长沙市是营商环境不断提升的中部地区大城市,长沙片区全面承接86项省级和41项市级经济社会权限,推出25项极简审批事项和80项“一件事一次办”套餐,在医疗器械、食品经营等4个行业开展“一业一证”改革。长沙片区的政策环境做到了“实”,即整合四级(国省市区)政策,推出“惠企政策大礼包”。比如,为新一代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等产业设立专项资金。
“我们的产业特色鲜明。” 邱继兴说,“智能制造领跑全球,会展产业走在全国前列。”
他说,长沙片区聚集了三一集团、中联重科、山河智能、铁建重工、比亚迪新能源等一批领军企业和旗舰项目,形成了以智能装备、智能汽车、智能终端和工业芯片为主要内容的先进智能制造高地。长沙片区每年举办展览逾200个,成交规模近1500亿元,已建成包括中非经贸博览会常设展馆在内的国际会展中心、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了世界计算大会、国际工程机械展等国际性展会。
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也在“大胆试、大胆创、自主改”。青岛片区工委委员、管委副主任王莉介绍说,青岛片区向海而兴、向实而行,以港区、园区、城区三区互融,充分发挥新亚洲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的双定位作用,链接全球优质资源。
“我们积极释放高端产业生态新活力。” 王莉说,青岛片区重点培育的集成电路、基因科技、绿色环保等特色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实现了智能制造提质扩容、集成电路成园成势、基因科技快速布局。其中,青岛片区引进全国首个共享共有式全流程集成电路项目,推动富士康半导体高端封测等重点项目落户,集成电路产业园全面开工建设,实现了集成电路全链条从无到有,助力山东打造成为北方“芯”高地。
青岛片区在国际大宗商品贸易及仓储流通领域率先形成数字仓储、数字贸易、数字金融三位一体的大宗商品交易生态体系。王莉援引数据称,跨境电商仓内直播销售额创造单场过亿纪录,外贸进出口三年年均增速36.9%,是全国外贸进出口平均增速的3倍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速58.6%,达到全国实际利用外资平均增速的5倍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片区瞄准中日韩合作的差异化功能定位,注重引进日韩商业模式、消费模式,以贸易投资消费等合作切入,深化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