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曼 2022-09-15 09:48:39
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增速近日居高不下,已连续6个月高于8%。美国持续面临通胀压力,这又增加了美联储进行历史性、大规模加息的可能性。在美联储过度加息的情形下,将给我国经济带来哪些影响?对此,9月14日,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举行了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52期),邀请经济学家对此进行解析。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何青表示,随着中国逐渐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市场表现已经呈现以我为主的状态。美联储加息之后,中国股票市场波动相对稳健。此外,中国资产的独立性对于全球投资者风险分散化具有重要意义。
何青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了美联储加息对我国的影响:货币政策方面,2017至2018年,我国央行曾跟随美联储加息,但都发生在经济基本面运行良好的时期。在“以我为主”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更关心内部经济运行状况,发力稳增长。
人民币汇率方面,何青表示,美元兑人民币走势与美元指数大致相同,随着美联储加息逐步进入末期,美元指数上行空间有限,且叠加下半年中国经济恢复和央行稳汇率政策,人民币贬值空间有限。同时,适度贬值体现了人民币更加有弹性和韧性。
资本流动方面,何青表示,美联储加息对A股外资流动影响比较小。2016至2018年美联储连续加息时,外资流入受影响较小。历史来看,导致外资大幅流出的事件主要和A股以及中国经济运行状况有关,且持续期较短。从10年期国债的角度出发,也可发现3月中旬以来,中美利差并不是外资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何青提醒,下半年美国经济下滑是确定性事件,海外需求收缩或抑制中国出口。 “整个这一轮高通胀源于欧美国家货币政策及财政政策的过度扩张,其紧缩又晚于经济基本面,造成了现在的失衡。所以,欧美等国家的政策不仅导致了国内通胀,更损害了使用美元的国家的货币价值,由于国际体系的中心国(美国)加息产生外溢效应,使得盯住美元/欧元的国家受影响很大,也对中国提出非常大的挑战。”何青表示,2020年与2021年期间,欧美宽松货币政策带来高需求,我国出口表现良好。欧美加息抑制需求后,我国出口受到影响,因此,要加强经济内循坏。当前,我国应利用美联储加息的窗口期,增加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基于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何青提出两方面建议:
一是加强金融政策调整与国际政策协调。一方面,需要更大幅度地参与到国际货币体系中,当前华人在国际组织中高级别官员的比例较低,需要努力推进我国更多的人才参与国际组织,例如世界银行、IMF等。另一方面,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以及金砖国家推行人民币的使用,这些国家和我国经济互补性强,在国际政策协调下让这些国家持有更多人民币资产,以减少美元加息对他们的影响。
何青说,在美元加息的情况下,我国依然表现出货币政策的吸引力,虽然我国货币相对美元贬值,但相对大部分的国家来说还是升值,所以中国能够成为全球经济的避风港,也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欠发达经济体的避风港,以此增强与全球欠发达经济体的纽带,同时和发达国家保持适度合作,融入到国际货币体系中,增强人民币使用的份额。
二是继续扩大内需、优化产能和产业结构调整。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带来国内消费结构升级的机遇之下,从需求侧助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科技创新驱动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的大背景下,从供给侧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优化产能和产业结构调整最终需要实现产业安全、增加产业国际竞争力、助力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经济稳金融稳,经济强货币强。”在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看来,当务之急,是要在经济恢复的紧要关口,更加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抓紧落实一揽子稳增长的政策措施,加快释放政策效能,巩固经济恢复基础,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涉外企业则要进一步强化风险中性意识,建立财务纪律,管理好货币错配和汇率敞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