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刘志良 2022-10-25 08:49:36
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今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对这一“同等重要”做了顶层设计。《意见》提出,新时代科普建设者应加大优质科普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科普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可以看出,伴随国家战略的实施以及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科普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科普产业由此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此契机下,一家企业要想实现“一米宽,万米深”,就要通过单产品主义的逻辑形成一个生态体系的建设,竞争中的有力武器是提前做好准备。客观地讲,全球高度成熟的市场体系中已经没有新鲜的发展模式,业内同行在寻求新模式时看到的都是此前别人做过的。市场周期规律就是这样,已经有的事情,今后往往还会有。因此,抓住科普这一利好政策,或可摆脱疫情的周期影响。
事实上,目前已经有很多资本驱动的成功案例。当然,失败案例也是难免的。资本最大的特征就是“短平快”,在商业模式还未被市场验证成熟的时候,对整个行业来说,资本加速整体的新陈代谢,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社会的运行成本。资本通过加仓头部创业公司,做大做强企业,让创业企业脱颖而出,成为细分行业的巨头。技术的产生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与市场消费的需要。技术迭代到一定程度,就具备了商业化的能力,市场对于技术创新的需求是一直存在的。科学技术是由一群人通过坐“冷板凳”创造出来的,时间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仅凭一代人的力量,很有可能无法解决大部分“卡脖子”问题。但会展组织者可以通过市场与资本的力量,解决小朋友如何爱上科学这一新时代课题。在笔者看来,从娃娃抓起的科普服务我国高质量发展,能为“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市场对于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不断攀升,但科技人才的缺口越来越大,以至于形成西方垄断的领域。对于科普展览来说,只要能满足家长们对于孩子成长以及认知的科普需求,就能创造新的市场。无论是传统的少年宫、科技馆还是室内儿童乐园,都应成为科普会展的集散中心。在从业者或者是消费者市场方面,需要达成一定的共识。纵观国外的科技创新与科普,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与民间市场资本的合力下,一股全新的风潮得以形成。我国可以借鉴国外一些成熟的产品和模式,以满足不同区域消费者的育儿需求。
当下,“90后”已成为生育的主力军。他们对于科学育儿的需求比以往任何人群都强烈。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以及“颜值即正义”的一代新晋家长,他们瞧不上传统的、老旧的展览展示形式,这好比当下的消费者对于“小灵通”一类的通讯产品不屑一顾。对于一个在未来充满无数可能性的科普行业来说,谁能用好科技与艺术结合手段,采取沉浸式体验的互动手段,做出适合小朋友玩闹、探索的产品,谁就能在科普市场占有一席之地。通过社会调研数据可以清楚看到,2至8岁的小朋友每天观看屏幕时间超过1小时,心理健康会受到影响,还会出现其他的衍生问题。因此,科技艺术的手段加上科普的内容,不仅能促进孩子成长,也能达到科普的要求。
科技创新的未来远远没有到来,着眼于当下市场需求,企业也要与孩子一起仰望星空。
(作者系2050自愿者、中国美术学院拼格创意媒体奖学金发起人、拼格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