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欢迎来到中国贸易新闻网(中贸网)
        主管: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CCPIT) 主办:中国贸易报社
        分享微信微博APP

        科技创新引领能源转型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江南 2022-11-09 08:59:31

        提到我国的能源资源,通常听到的6个字是“富煤、缺油、少气”。

        “这只是对化石能源的描述,但不能准确地概括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在近日举办的2022年APEC工商领导人中国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表示,除了煤、油、气等化石能源,我国还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这是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大约有多少?有数据显示,当前技术水平下,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6.87亿千瓦,居世界首位;陆地100米高度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约90亿千瓦,近海100米高度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约20亿千瓦;陆地集中式光伏技术可开发量超过400亿千瓦。优良的资源禀赋为可再生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我国已经开发的可再生能源尚不到技术可开发资源量的十分之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

        如何“先立后破”?杜祥琬解释,我国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这样才有“立”的资本。可再生能源“立”好了、“立”稳了,就可逐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利用。

        过去10年,我国在可再生能源“立”的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国家能源局总经济师鲁俊岭介绍说,中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增长了12倍左右,占全球风电、光伏装机总规模的三分之一以上,多年稳居世界第一。新能源消费比例持续提升,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总量的11.8%,对能源结构优化的贡献逐步显现。我国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新能源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产业链,现有7家风电整机制造企业位列全球前十,光伏产业为全球贡献了70%以上的产量。

        鲁俊岭表示,当前,世界能源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和调整,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势.同时,近两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极端天气、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范围内能源供应出现紧张局面。

        “低碳转型和能源安全并行不悖。”杜祥琬举例说,河南省兰考县做了多年相关试点,从原来利用外来燃煤发电到现在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而且兰考每年发电总量大于能源电力需求量。这表明,能源转型是给能源做了“加法”,增加了很多原来没有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使得能源越转型越安全。

        对于科技创新引领能源转型,中国新能源企业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有着更切身的感受。他介绍说,16年前,协鑫原创多晶硅西门子改良生产法,推动中国光伏告别“三头在外”局面,多晶硅价格从400美元/公斤降至60美元/公斤,综合能耗从200多度电/公斤降到50度电/公斤左右。现在,协鑫最新的颗粒硅技术已经降到14度电/公斤左右。当时光伏电价是一度电4元人民币,现在只有0.3元。这些全部得益于技术的进步,以技术革命为根本驱动,全链条传导,从材料革命、装备革命到制造革命、应用革命。

        “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背后,科技是‘第一能源’,是能源之源。”朱共山表示,随着新能源全产业链在技术、装备、制造等方面的崛起,中国在全球能源革命的新赛道上已获得绝对的领先优势。到2025年,我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可达到30%,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到2030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预计到下一个五年,我国新能源将从能源电力消费的增量补充转变为增量主体,能源变革的拐点即将到来。

        朱共山认为,新能源的技术革命、场景革命、数字革命等正以燎原之势席卷全世界。在新能源产业国际化、供应链全球化的背景下,通过协同创新、错位竞争、互补合作、有序发展,实现强链补链,是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亚太地区具有独特的智力资源和深厚的传统,在开发新技术等方面一直发挥着领头羊作用,工商界处于科技创新前沿,要努力成为绿色科技研发投入、成果转化的主力军。”商务部部长助理李飞说。


        责任编辑:葛岩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静安西街2号楼 | 办公室:8610-84541822 | 编辑部:8610-84541822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502034811    京ICP备05001841号-3 中国贸易报©版权所有2006-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