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伟伦 2022-12-27 09:39:19
记者近日从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1—11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56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9%,折合1780.8亿美元,增长12.2%。从今年外商投资状况来看,中国吸引外资顶住多重压力,在规模上保持较快增长,基本实现了引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相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这得益于中国官方及时打出稳外资政策“组合拳”,同时也彰显出中国经济潜力巨大,市场空间广阔,外资企业对中国经济前景信心不减。
看好中国高新产业前景
就在一周前,飞利浦空调产研基地在安徽省滁州市正式投产。虽然当下全球贸易壁垒逐步加高,中国制造业升级面临多重挑战,但这家传统外资企业依旧在华扩增产研基地,将国际品牌与中国本土优势强强联合。
除了飞利浦,今年以来,在汽车制造领域,默克先进半导体一体化基地签约落户江苏张家港,总投资额达150亿元的华晨宝马生产基地大规模升级项目(里达工厂)正式开业;施耐德电气8月发布“减碳大师”计划,联合京东物流、埃克森美孚、松赞酒店集团等企业共同打造更广的减碳生态圈;日本重工业巨头IHI株式会社和美国寿力公司共同投资9000万美元的高端装备制造项目签约落户苏州工业园区……
外国投资者深耕中国新技术、新产业领域,展现出他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持有的稳定预期。如今,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各大外企投资的首选领域。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11月,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31.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58.8%,高技术服务业增长23.5%。从来源地看,韩国、德国、英国、日本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122.1%、52.6%、33.1%和26.6%。
“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对高附加值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需求是比较旺盛的,外资在这方面也具有比较优势。”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贸促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张建平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称,中国经济结构正加速调整,对外资而言,选择高技术产业,意味着投资未来的发展,更能适应当前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现实需要。
高新技术产业正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力点。记者梳理之前的官方数据看到,2017年至2021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从98.9亿美元增长至120.6亿美元。中国市场发展迅速,用户需求变化和升级不断加快。一方面,外资企业看好中国高新产业前景,表现出他们适应中国发展趋势,能够更精准、更有效地满足消费和增长需求。另一方面,外资积极进入高技术产业,将带动并汇聚各类经济要素,包括人才、资本、技术等,也能有效拉动产业结构升级。
中西部引资潜力大
近年来,外商投资不仅更加关注我国高技术制造业,而且投资版图也逐渐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内陆腹地延伸。
即将于明年1月1日施行的《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版《鼓励目录》)进一步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引资支持力度。目录更新后的总条目分为全国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519条,投资中西部地区产业目录955条,共计1474条。值得注意的是,与2020年版目录相比,新版《鼓励目录》增加239条、修改167条;其中投资中西部产业目录增加200条、修改82条。
从1—11月引资的区域分布看,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7.7%、28.6%和24.6%。
不难理解,中西部利用外资增速高的原因之一是基数低。但起步晚也代表着市场潜力大,随着相关基础设施和配套政策的完善,中西部投资机遇也将更多。
“新版目录将啤酒制造业首次纳入了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鼓励类别,意味着企业在四川的投资将进入‘快车道’。” 百威中国企业事务副总裁朱江柳表示。
记者注意到,不久前百威就与四川资阳高新区签约,进行产线改造,扩大现有产能,进一步加大对四川工厂的投资。朱江柳认为,政策加持以及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快速发展,让外资企业对西部地区市场的消费潜力和投资优势充满信心。
张建平表示,虽然东部地区在吸引外资的存量或增量上优势明显,但中西部地区凭借劳动力资源和土地成本等方面的优势,也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记者在梳理新版《鼓励目录》时看到,针对人力资源优势,在江西、安徽、河南、广西等省区新增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相关产业条目;为发挥传统制造优势,在重庆、四川、湖北、湖南等省市新增装备制造等条目;为更好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新增农畜产品加工等条目;为提升沿边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在西藏、新疆、云南等省区新增商贸物流、旅游休闲等条目。
张建平认为,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西部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升,综合营商环境较大改善,迎来了大量的、新的外资投入。特别是像西安、成都这些西部城市,目前有很多投资规模大的外资项目,对吸引外资的带动作用非常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