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国民 2020-03-31 11:38:09
“在这次疫情中看到消息,医院需要防护设施,美国也出现物资短缺,医疗卫生供应链有很大成长空间。其实这次疫情影响是全方位的,比如克莱斯勒宣布由于来自中国零部件中断,要停掉在塞尔维亚一个车厂,之后韩日等国企业也提出类似做法,可见供应链运营和社会日常生活息息相关。”3月29日,在题为“新冠疫情与供应链的未来”讲座中,清华经管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主任、联想讲席教授陈剑认为,疫情引发供应链紊乱中断,历史上常见,尤其是在全球化的今天,每一次重大突发事件都会对供应链造成破坏,比如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就影响到供应链。
陈剑介绍说,供应链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相关提供原材料、零部件、产品和服务的厂家、供应商、零售商等形成的组织形态,供应链管理是对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进行设计、规划和控制,从而增强整个供应链竞争力,提高供应链中各成员的效率和效益。“供应链不是新概念,只不过在21世纪,要侧重解决顾客喜欢不喜欢的问题,用信息技术为企业协同创造条件。”陈剑说,供应链管理要点是提高响应能力,增强供应链中行为协调性,利用市场机制,实现流程简化、核心能力增强。
在疫情中,陈剑观察到,我国政府调用整合资源的能力很强,实现快速、有效、精准管理,再加上我国从政府到企业上上下下对供应链管理很重视,这对供应链的恢复很有帮助。疫情期间维护供应链的办法和平常时节有所不同。“一方面让信息有效流动,进行联合的需求预测。但仅仅共享信息还不够,还需要供应链上成员相互协调进行局部优化和全局优化,要用市场方式竞争合作来实现优化。只是要在利益最大化的世界各市场主体中找出总协调者不现实,这和疫情期间的情况不同。”陈剑说。
供应链是动态变化的,每个国家扮演的角色也在动态变化,疫情对中国供应链的影响多大?陈剑分析,疫情对中国供应链的短期影响较大,但长期来看仍乐观,中国在国际供应链中的地位只会上升,原因主要有三个: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建立了最完整的工业体系,从运行供应链所需各要素综合来看,很难找到第二个像中国这样的国家;中国是大消费市场,各国企业不会放弃这一块蛋糕;任何迁移都有成本,要花时间来准备,当今世界市场竞争激烈,企业若盲目放弃中国市场有风险。
面对疫情影响,陈剑反复强调企业不能白交学费,今后要更加重视供应链建设,根据疫情期间暴露出的问题进行调整变革。“疫情给企业敲了警钟,需要思考进行分散布局的可能性,在生产计划、产品结构上进行调整。”陈剑说,比如疫情给无人业务、无接触业务带来快速增长机会,企业业务结构可向这些方面调整。
“建立供应链思维时,要有系统思维。在买方市场下,供应链要向快速满足顾客需求转化,要重新审视供应链结构和供应链数量、分布。对供应链的管理应走向更加智能、协调、柔性、动态。”陈剑还提到,传统上企业更重视上下游直接伙伴,现在要加强和间接伙伴、供应链上其他企业的联系沟通,从关注邻居到关注整个供应链伙伴转变。
这方面还有一个例子可以借鉴。“1997年丰田最大刹车阀供应商遇到火灾事件,当时丰田和供应链企业密切配合,很快调整过来。因为丰田业务受损,供应链厂商也会大受影响,所以在难关面前他们同舟共济克服了困难。”陈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