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伟伦 2020-10-16 08:14:50
近日,《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明确指出,要推动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具体要落实到支持优质企业上市、促进市场化并购重组、完善上市公司融资制度、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业内专家表示,虽然中国以外的疫情还在蔓延,但中国国内疫情处于总体可控,在此形势下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就需要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快金融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中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平稳发展是关键。《意见》旨在提升上市公司运作规范性、改善信息披露质量,最终提升中国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整体质量。
“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步伐正在加快,今后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引进来和走出去也是其实现技术更新迭代、提高生产效能的有效途径。”厦门大学科创板研究中心研究员陈中坚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意见》的出台充分说明了在当前产业升级和全球经济形势复杂背景下,国家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议题的高度关注。因为在其中也提出了, 将全面推行、分步实施证券发行注册制;加强对拟上市企业的培育和辅导,提升拟上市企业规范化水平;发挥股权投资机构在促进公司优化治理、创新创业、产业升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上市公司在很多领域都是中国企业的排头兵,但也依然存在问题,《意见》正是把解决问题摆在了突出位置。” 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主任李明表示,《意见》抓住了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这两个核心点,涵盖了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整个生命周期,打通入口、畅通出口,支持上市公司依托资本市场发展壮大。
事实上,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如何提升各环节的流通和协调性,关系到良好资本市场环境的创建。自科创板注册制在今年6月底开始试行后,许多优质公司都选择回A股市场上市,如中芯国际等,随后创业板也放开了注册制,引发了资本的市场热潮。
陈中坚认为,支持资本市场更好地为上市公司“输血”,实现更优资源配置,受益的不仅包括民营经济,广大国资背景的企业也将在这一进程中实现优胜劣汰,增强竞争力。记者从国资委公布的数据获悉,十八大以来,中央企业实施混改超过3700项,引入非公资本超过1万亿元,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超过70%,比2012年年底提高近20个百分点。央企资产总额的65%已进入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的61%、利润总额的88%来自于上市公司。
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意见》的出台将从整体上提升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和质量,也将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在内的金融业对外开放,合力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认为,具体要发挥四根支柱的重要力量,一是要强化制度建设,二是强化上市公司主体责任,三是对违法违规零容忍,四是加强各部门的合力,通过打组合拳方式,全面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支持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不仅要强化基础制度的建设,而且要明确上市公司主体责任,强化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要加强监管,巨幅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对恶意破坏规则的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赶尽杀绝,整肃资本市场。各部门要齐心合力打组合拳,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才是根本目的。”刘英说。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也提及,要进一步完善退市标准,简化退市程序,加大退市监管的力度。严厉打击通过财务造假、利益输送、操纵市场等方式恶意规避退市行为。同时拓宽多元化退出渠道。完善并购重组和破产重整等制度,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畅通主动退市、并购重组、破产重整等上市公司多元化退出渠道。
受访专家表示,通过上市公司间的吸收合并来实现主动退市,既可以有效整合资源,实现上市企业做大做强,也让垃圾股或僵尸股及时退场,对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畅通退出渠道均有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