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欢迎来到中国贸易新闻网(中贸网)
        主管: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CCPIT) 主办:中国贸易报社
        分享微信微博APP

        钢铁业提升集中度很必要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 2021-08-30 08:57:52

          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的提升,有利于产能结构的优化和产量的控制,有利于提升对上游原材料的定价权,有利于研发资源的共享,有利于客户和渠道的共享,有利于增强行业超低排放能力。

          近日,鞍钢集团与本钢集团的重组正式启动。按照重组方案,本钢将成为鞍钢的控股子公司。重组后,鞍钢的粗钢产能将达到6300万吨,成为国内第二、世界第三大钢铁企业。至此,中国钢铁产业的整合之路又迈出重要一步,行业集中度再次提升。

          目前世界钢协公布的全球十大钢铁企业中,有七家来自中国,说明中国头部钢铁企业的体量已经跻身世界前列。不过,放到我国占全球一半以上的粗钢产量中,单个钢铁企业的产量又显得微不足道。这折射出阻碍我国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产业集中度偏低。

          人们常用一个国家中几个最大的钢厂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来描述该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日本、欧盟的前四大钢企的产量分别占其钢铁总产量的65%、75%、73%,韩国前两大钢企产量占到韩国钢铁总产量的85%。而我国前十大钢企的粗钢产量,仅占到全国总产量的40%左右。也就是说,尽管国内钢铁企业近年来大力推进整合重组,但是钢铁产业集中度依然大幅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钢铁产业集中度的提升,一是有利于产能结构的优化和产量的控制。通过股权关系构成的强管控模式,既能在同一集团范围内避免重复投资带来的资源浪费,让资源向高附加值产能倾斜,又可以让全行业面临市场波动时更加高效地控制产量,快速出清。二是有利于提升对上游原材料的定价权。在目前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超过80%的情况下,面对进口铁矿石国际“三寡头”的供给结构,中国钢铁产业过于分散的需求侧难以形成集中采购合力,无序竞争极易炒高铁矿石价格,提高行业发展成本,压缩下游制造业利润。三是有利于研发资源的共享。在国内钢铁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科技创新是打造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从研发资源投入产出的角度来看,通过提高产业集中度,还可以整合企业内部研发资源,实现研发费用的规模经济效应,摊薄单位产品的研发支出,让研发资源的使用更加集约。四是有利于客户和渠道的共享,形成不同地区、不同产品线之间的业务协同效应。五是有利于增强行业超低排放能力。在“双碳”背景下,提升钢铁产业集中度能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促进钢铁产业的绿色发展。

          鞍钢集团与本钢集团的重组,是提高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的重要一步。但钢铁产业的整合不是单纯为提高行业集中度指标服务,而是要通过行业整合来发挥企业集团内部在研发、采购、供应链、销售等领域的共享和协同效应,真正实现行业运行效率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作者胡麒牧 系中钢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葛岩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静安西街2号楼 | 办公室:8610-84541822 | 编辑部:8610-84541822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502034811    京ICP备05001841号-3 中国贸易报©版权所有2006-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