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国民 2021-12-17 08:34:58
今年,为促进化肥保供稳价,有关部门出台政策,鼓励钾肥等化肥进口。进入冬季,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面临煤电气供应“压力山大”的局面。不久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化肥生产用煤用电用气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足额落实化肥生产用煤,切实保障化肥生产用电,积极保障化肥生产用气,以保障14亿人口的粮食安全。与这些措施互为支撑的还有,今年8月,农业农村部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8652号建议的答复》中提到,对纳税人生产和批发、零售有机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和生物有机肥免征增值税。对农作物秸秆、林业三剩物综合利用产品,实行一定比例的增值税退税政策。此外,还有提高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延长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亏损结转年限等普惠性政策,符合条件的有机肥生产企业均可依法享受。
有机肥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有谚语称“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有机肥既能缓解化肥保供压力,亦能减少化肥对土壤、自然环境等带来的负面影响,现实的需要和政策的推进都使得扩大有机肥的使用被摆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我国有机肥原料资源广泛存在,在支撑有机肥产业发展方面很有潜力。然而,作为现代农业迫切需要的产业,有机肥产业目前面临不少内外部瓶颈。有机肥种类繁多,无论是畜禽粪便、作物秸秆还是其他生物原料,从收集、运输、储存再到加工、销售,不少环节还缺乏自动化、机械化设备的支持,直接制约了有机肥企业的实力和规模,也限制了有机肥对化肥部分替代能力的快速提高。可喜的是,虽然目前我国的有机肥行业企业规模较小,市场集中度较低,但也不乏少数企业已实现规模化生产。例如,四川省眉山益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技术与规模双领先”作为目标,投资6000万元建设的“年产十万吨有机肥项目”于2019年2月落地投产。
从工业化社会各种产业标准化、批量化生产的历程和少数已实现规模化生产的企业案例可以看到,有机肥产业努力推动标准化、批量化、规模化是企业升级换代之路。但是,推进这一产业升级的过程,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要经过细致研究分析后选取有机肥产业中的一部分品种、一部分环节优先推进标准化批量化生产。至于其他大部分有机肥产品,有的可以等以后逐步标准化批量化生产,有的则长期不适合标准化批量化生产。这样一来,少数有机肥产品就可逐渐部分摆脱前面提到的瓶颈,相关行业企业就有了更多做大、做出规模的可能性。
今年年末,郑州商品交易所决定继续开展2021-2022年度“商储无忧”试点工作,为参与化肥商业储备的企业提供套期保值等金融支持。随着有机肥产业一部分产品的标准化批量化生产和销售,产品储存也会逐渐更加方便,产品形态更加标准化,更加便于交割。这类特性的增加将使得有机肥产品中的少数品种逐渐具备成为期货产品的潜力。生猪期货在国内最终推出的例子和化肥商业储备领域套期保值的逐渐推进,让国内商品交易所积累了更多经验,有机肥领域少数品种发展出期货品种并非遥不可及的梦。一旦能实现期货现货市场联动,更好地发现价格,则相关有机肥产品市场将发展得更加深入,有利于有机肥产业提质升级。
在肥料储备领域,原“中央救灾化肥储备”“化肥淡季商业储备”“国家钾肥储备”已统一整合为“国家化肥商业储备”,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2020年7月31日印发《国家化肥商业储备管理办法》。化肥储备政策的成功实施亦启示业界,有机肥领域标准化批量化的产品更多以后,若是国家的肥料储备能将一部分有机肥产品纳入,让肥料储备篮子中既包括化肥也包括有机肥,将为有机肥产业发展带来很大的动力和更多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
有机肥产业若能在标准化批量化生产、诞生期货品种、纳入国家储备这三个方面实现突破,这一行业将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以后对肥料保供稳价的贡献将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