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作者:李 宁 2022-03-28 10:02:04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反复、世界经济复苏放缓背景下,中欧贸易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多领域合作彰显出活力、韧力与潜力。业界普遍认为,作为世界两大主要经济体和经济复苏的两大动能,“后疫情时代”中欧双方应继续强化经贸务实合作。
互为重要经贸合作伙伴
基础更加坚实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与欧盟进出口总值达8281.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5%。中国继续保持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欧盟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今年前2个月中欧贸易同比增长14.8%,达1371.6亿美元,这也使得欧盟在中国贸易伙伴中的排名重回首位。
中国与欧盟多个经济体的贸易往来成绩单均可圈可点——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德国和中国双边贸易额比2020年大幅增长,中国连续第六年成为德国最重要贸易伙伴。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与德国进出口总值达2351亿美元。2021年,中法贸易额超过8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其中中方自法国进口农产品总额同比增长40%。2021年,中国与意大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4.1%。
商务部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陆燕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在疫情反复持续和地缘博弈加剧的背景下,中欧经贸合作总体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展现出较强韧性和良好基本面,货物贸易实现了超过两位数的增长,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这突出体现在双边贸易结构持续优化,特别是航空航天、生物、光电、电子、材料等领域的贸易增速超过了30%。
业界分析认为,面对疫情,中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稳步推动经济增长,为中欧贸易发展增添了重要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海运不畅、运费高涨的背景下,奔跑在亚欧大陆上的中欧班列将中国生产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及时送达欧洲,也为欧洲企业对华出口提供便利,为中欧经贸合作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中欧班列开行规模不断扩大,截至去年10月底,中欧班列已铺画73条运行线路,通达欧洲23个国家175个城市。今年1月29日,随着中欧班列X8086/5次从成都开出,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5万列。
陆燕说,除贸易外,中欧双向投资也稳中有进,在金融、疫苗研发、新能源、电动汽车、物流等领域的投资合作非常活跃。目前,中欧经贸关系已由传统贸易投资逐渐发展到全产业链合作和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阶段。此外,中欧经贸高层对话等各层级的交流机制持续发挥作用,地方和企业的合作平台更加完善。
推进中欧经贸合作
“量”“质”双提升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下,中欧双方更要通过更多的务实合作来增进政治互信,中欧合作大于竞争。双方要坚持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原则,从战略高度把握中欧经贸关系大方向和主基调,以多种形式深化合作,确保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陆燕说。
陆燕进一步表示,要推进中欧贸易在“量”和“质”上不断提升,在抗疫、绿色、数字、金融、科技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同欧盟提出的“全球门户”战略对接,拓宽合作领域,深化合作机制。中欧可以加强在第三方市场的合作,继续为双边企业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推动更多示范项目加快落地。继续推进中欧投资协定批准生效进程,持续为中欧关系注入稳定性。
对于中欧投资协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日前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表示,这是一份平衡、高水平、互利共赢的协定,自2020年年底谈判完成以来,双方一直在开展法律审核等技术工作,为协定的签署和批准生效做准备。“中欧投资协定的签署生效是中欧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我们愿与欧方一道推进协定批准生效进程,使协定能早日惠及双方企业和民众。”
中欧是全球两大独立、自主的力量,有着广泛的战略共识和共同利益。陆燕认为,中欧双方应坚持开放包容,反对保护主义,要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世贸组织等国际多边框架下加强协调合作,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积极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共同推动世贸组织改革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不仅利好双方的经济发展,也可以为世界经济复苏和稳定作出贡献。”陆燕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