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禹松 实习记者 马晓玥 2022-10-25 09:20:25
10月20日,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发布的人民币月度报告和数据统计显示,今年9月,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人民币保持全球第五大最活跃货币的位置,占比2.44%,较上月提升0.13个百分点,续创今年以来新高。与8月数据相比,人民币支付金额总体增加了6.24%,同时所有货币支付金额总体增加了0.59%。与去年同期相比,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增长0.47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9月,以欧元区之外的国际支付作为统计口径,人民币位列第六,占比1.70%。与2020年同期相比,人民币作为全球支付货币的份额从1.97%上升至2.44%,与第四大活跃货币日元的份额差距从1.46%收窄至0.44%。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最活跃货币是指在国际支付、跨境投融资等交易活动中使用最多、最频繁的货币。维持最活跃货币一般需要具备以下条件,即母国经济和贸易规模全球占比较大、资本项目开放程度高、货币在国际交易中被普遍接受、金融市场发达、金融产品和工具丰富等。”
十年来,中国贸易规模和全球占比逐步扩大。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1年,中国累计货物贸易进出口262.3万亿元,年均增长5.4%。其中出口144.7万亿元,年均增长5.9%;进口117.6万亿元,年均增长4.7%。
201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规模首次达到4万亿美元后,2021年又连续跨过5万亿、6万亿美元两大台阶,达到了历史高点。中国货物进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从2012年的10.4%提升到2021年的13.5%,2017年至2021年连续五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
2013年至2021年,中国非金融领域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2万亿美元,2021年利用外资金额比2012年增长55.3%,年均增长5%,利用外资大国地位巩固。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快速增加,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2021年,中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数量4.8万家,较2012年增长近1倍。
谈及人民币维持最活跃地位的原因,王有鑫认为,“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排名和使用份额稳步提升,主要得益于中国经济和贸易体量不断增长,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地位稳定提升,同时资本项目和金融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人民币国际化向纵深发展,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产品日益丰富,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人民币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从市场容量增长、定价权提升、产品完善和营商环境改善等角度刺激海外投资者使用人民币的热情。”
十年来,中国经济体量不断增长。国家统计局《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三》显示,2013年至2021年期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6.6%。报告指出,这个数字大大高于2.6%的同期世界平均增速,也高于3.7%的发展中经济体平均增速,这代表中国经济增长率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我国经济增长2.2%,是主要经济体中唯一保持正增长的国家。
此外,自2012年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稳居世界第2位,占世界经济总量比重逐年上升。2021年我国GDP达17.7万亿美元,占世界比重达到18.5%,比2012年提高7.2个百分点。
根据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标(WDI)数据库测算,2013年至2021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8.6%,超过七国集团(G7)国家贡献率的总和,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在国际分工体系和货币体系中日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国际市场对人民币认可度和使用热情也将稳步提升。”王有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