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欢迎来到中国贸易新闻网(中贸网)
        主管: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CCPIT) 主办:中国贸易报社
        分享微信微博APP

        中央企业以海外项目为抓手助力稳定全球产业链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周雷 2020-04-13 09:58:27

        随着国际疫情持续蔓延,部分国家生产停滞继而引发全球产业链断裂的风险上升。面对严峻态势,有关中央企业以海外项目为抓手,在做好防疫抗疫的基础上,在能源供应、技术攻关、保障物流等方面下功夫,助力稳定全球产业链。

        保供应稳生产,全球能源不“断链”

        当前,多个国家和地区采取入境管制措施,工人无法按时返工、物资供应中断,给国际能源供应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中央企业海外公司积极协调国内外物资供应、适时调配海外人员、启动本土化招聘,确保一线防疫的同时,保证全球能源不“断链”。

        中国华电运维世界最大联合循环电站沙特阿美吉赞电站。(图片来源:中国经济网)

        在沙特,中国华电运维的世界最大联合循环电站项目的阿美吉赞电站,经过攻坚克难,已安全运行299天;在孟加拉,中国华电运维的该国最大燃气联合循环机组的古拉绍项目,全力投入保电工作,确保首都达卡电力供应。在南非,国家能源集团龙源南非公司输送超18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年度机组可利用率达99.3%以上,发电量突破1.74亿千瓦时,特别是在南非拉闸限电期间持续提供稳定电力。在加拿大,国家能源集团德芙林风电场自2014年12月1日投运以来,已实现连续安全生产1950天,累计发电超过14亿千瓦时,平均每年可为安大略省电网贡献约2.8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电力,满足当地约3万个家庭的用电需求。

        油气运输是全球能源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斯里兰卡地处“一带一路”沿线。距离印度洋上的国际东西主航线仅10海里,全球50%以上的集装箱货运、1/3的散货海运及2/3的石油运输都取道该航线,汉班托塔港以其特殊位置,成为航线上的关键节点。

        中国石化燃料油公司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经营,将汉班托塔港油库改造项目列为“百日创效”重点项目。受疫情影响,公司转换工作模式和招商局集团开展深度合作,发挥双方在油品经营和港口运营上的优势。由国内、斯里兰卡、新加坡三地团队密切联动,采取“云办公”的方式,克服异地、时差带来的不便。4月7日,汉班托塔港油库顺利完成首船进油,实现按期投营,为参与该区域发展建设的中国企业提供燃油供应,为往来商船、远洋渔船提供燃油补给。

        创新升级保项目,“中国制造”不断档

        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门类最全、配套最完备的制造业体系,全球疫情肆虐,中央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保证海外项目顺利推进,实现“中国制造”不断档。

        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印度尼西亚投产的水泥生产线项目,在欧洲专家因为疫情临时从现场撤退的情况下,从印度尼西亚、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和缅甸派专业人员到现场进行调试,同时在国内组织远程指挥调试,提前实现印尼BAYAH二期万吨线项目点火目标,可以为印尼基础设施建设每年提供360万吨优质水泥,稳定了生产供应链。

        今年2月以来,国家电网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承建的巴基斯坦默蒂亚里-拉合尔±66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先后组织了10余个批次的换流变电物资采购发运,为境内外导线、铁塔、金具等行业近40家上下游厂商的复工复产增强了信心。在沙特,稳步推进智能电表项目,组织华立、林洋、三星等电表厂商加大生产线投入,疫情期间完成累计90万只电表生产、14万只电表发运至沙特现场,联动境内外测试台、表箱、通信服务、电表安装等供应商,稳定行业发展。

        目前,全球现有1000多座集装箱码头,超过半数的海外集装箱港口在码头水平运输环节使用了跨运车。在海外疫情蔓延期间,振华重工完成了瑞典、多米尼加、法国、美国等项目的35台设备交机工作,以及2个航次的卸船工作。今年3月,振华重工研制的2台智能跨运车在瑞典和黄CTN码头举行交机仪式,这是中国智能跨运机项目的首次商业落地。

        保运输战疫情,助力全球物流不断线

        自3月中旬欧洲各国宣布封锁边境以来,欧洲有近10%的货运无法交付,公路上堵车现象严重,一些过境关卡的车排起长龙,拥堵的车流长达40多公里。除公路运输外,亚欧货运班轮减少,回程运输能力下降,航班停飞,给急需物资运输带来巨大挑战。

        3月16日,中船集团为法国达飞航运集团建造的全球首艘23000箱液化天然气动力集装箱船正式开启试航。该船采用更为环保的液化天然气动力设计,总长400米,型宽61.3米,甲板面积约等于四个标准足球场,载重量近22万吨,是目前世界最大级别的集装箱船之一。

        当前非洲疫情持续蔓延,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南部非洲跨境物流项目加大协调力度,做好海陆运输时点衔接,加强疫情研判,合理安排运力,全力保障在刚果(金)中资企业矿建物资发运需求和矿产品出口发运需求。截至一季度末,项目已累计投入车辆200台,累计运输货物13,239计费吨,发运316车次。全力保障“走出去”中资企业物流需求,在保证稳健运营的同时,全力支持跨境民生物资运输需求,与南部非洲人民携手抗疫。

        疫情对全球产业链的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经济全球化时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国际产业协作基本格局早已形成。有关专家指出,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中央企业在积极复工复产,保证全球项目稳步运营的同时,提升“中国制造”技术创新能力,抓住变革和转型的关键机遇期,推动全球产业链向数字化、智能化和服务化的转型。


        责任编辑:葛岩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静安西街2号楼 | 办公室:8610-84541822 | 编辑部:8610-84541822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502034811    京ICP备05001841号-3 中国贸易报©版权所有2006-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