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伟伦 2019-02-21 09:34:33
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该规划是指导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合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纲要》指出,推动贸易自由化。加快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推进口岸监管部门间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研究优化相关管理措施,进一步便利港澳企业拓展内地市场。支持广州南沙建设全球进出口商品质量溯源中心。加快推进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落实内地与香港、澳门CEPA服务贸易协议,进一步减少限制条件,不断提升内地与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水平。
学术界和经济界人士普遍认为,粤港澳大湾区能够依托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产业资源,引领中国经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进一步盘活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引领外向型经济增长提供强大动力。
发挥区位优势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离不开其区位优势。根据《规划纲要》,该区域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2017年末总人口约7000万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粤港澳大湾区面积不到全国1%,人口数量不到全国5%,2017年GDP却达到10万亿元,占当年全国GDP总量的12%。“这里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区域,本身就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香港聚惠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华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粤港澳大湾区陆海兼备、交通便利,坐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个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有着强大支撑。
从地理位置来看,粤港澳大湾区东接海峡两岸经济区,南连东南亚、南亚等世界经济较活跃地区,北连长江经济带,西通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腹地广阔。
香港经济界人士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明显,创新要素集聚,国际化水平领先,合作基础良好,与世界其他湾区相比,具有明显竞争优势。以区域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来说,粤港澳大湾区是其他湾区总和的4.5倍。
“与世界上其他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增速可能是最高的。过去几年,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增速比其他几个大湾区至少要超出一倍以上。从其它一些主要指标来看,比如人口、港口货运量、机场吞吐量,粤港澳大湾区在全球的规模也是最大的。”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说。
汇聚产业资源
“粤港澳大湾区不仅产业种类丰富,集群效应明显,而且近年来的产业经济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融合发展。”梁华表示,这种强大的发展势头正是产业资源不断汇聚的结果。《规划纲要》出台后,必将能进一步促进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创新流的自由流动,更大程度地实现融合性增长。
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方面,《规划纲要》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在新兴产业方面,《规划纲要》要求依托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的科研资源优势和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联合打造一批产业链条完善、辐射带动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
有分析人士指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各次区域产业结构具有差异,互补优势明显,大湾区的统筹规划将有利于产业资源的汇聚与整合。例如,珠三角城市群产业耦合协调度较高,体现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形成良性互动发展,如果能借助港澳地区的平台优势,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将助力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香港是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在全球竞争力排行中依然靠前,但过早“去工业化”也使得香港产业过度依赖金融、贸易、地产等相关行业,倘若能在资源配置方面实现与内陆地区的统筹联动,巩固优势、弥补不足,则能进一步挖掘经济增长点。澳门经济极具特色,主要来源于服务业,但长期以来受制于常住人口较少、面积较小的发展缺陷。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开放型经济将有利于扩展澳门产业经济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粤港澳合作不断深化实化,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实力、区域竞争力显着增强,已具备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条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产业规划部部长王福强认为,《规划纲要》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顶层设计,也是未来建设的指引。作为世界级经济平台,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平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试验田、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先行地。